【鄉(xiāng)愁印跡·村史村事】修文縣獨山村:六百年布依古寨 躍上農旅融合“新賽道”
為深入挖掘村史村事,展示厚重的鄉(xiāng)愁印跡,日前,記者來到修文縣六屯鎮(zhèn)獨山村,尋訪縣級文物“葛氏宗祠”、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獨山布依風情”等,了解這個六百多年布依古村落的新變化。
獨山村下西沖組(姜繼恒/攝)
六屯鎮(zhèn)獨山村,是一個古老的布依村寨,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達48%,民族風情濃郁。這里世世代代生活著一群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布依族同胞,他們以歌為禮,以酒為儀,布依山歌,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便飯”。
獨山村布依老寨寨門(文俊入/攝)
獨山村布依山歌相傳有“九板十三腔十八調”。“九板”指直板、回板、單板、復板、平板、繞板、升板、降板和花板;“十三腔”包括平伐腔、羊場腔、窯上腔等,“十八調”常用的有古歌調、三滴水調、米揚花調、莎啦啦調等。目前,以布依山歌和布依婚俗為代表的獨山村布依風情,已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獨山村布依族同胞唱山歌(文俊入/攝)
“我們這里的布依山歌,主要是在過年、元宵、端午等節(jié)日,或者每逢趕場天,男女青年互相約著一起唱山歌。另外,結婚的時候也要唱,女方家送親來,我們要在朝門口先唱朝門歌、攔酒歌,然后進門再唱歌;晚上吃夜宴,一開始就要唱歌。以前家景好的人家,布依婚宴要連辦3天,要連唱3個晚上。”獨山村村民班啟華說。
獨山村因布依老寨前面的田園當中有一座獨立的山丘如金鐘覆地而得名。該村由原來的獨山、西沖兩個村組合而成,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間,朝廷“調北征南”,獨山村班姓祖先隨軍落戶風光秀麗的西沖寨;清代,皇太極入京,命吳三桂西征云南,葛洪宇、葛華宇、葛流宇同胞兄弟自京務部從事而來,開展安撫工作,駐貴州新貴縣,后來見獨山村一帶山環(huán)水繞、交通便捷,于是遷至獨山村拓荒屯墾,落戶開寨。
獨山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俊入/攝)
獨山村有不少年代久遠的建筑,見證了布依古村落的歲月變遷,其中包括坐落于布依古寨當中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葛氏宗祠”。清朝道光年間,精忠尚武的獨山人設立民團名為忠孝團,之后相傳三代的團總葛鐘秉游團歸來,聲名大噪,提議葛家應建立宗祠,于是葛氏宗族出錢出力、獻木捐糧,修建宗祠,于民國三年(1914年)建成。后來宗祠被毀壞,于2007年進行修復。
“我們籌備半年多時間,于2007年3月邀請施工隊進來修建,把里面的神祖牌、神龕基本恢復,把原來砸爛的門窗重新恢復,到2007年8月基本完工?!豹毶酱宕迕窀鹫裾f。
葛氏宗祠(文俊入/攝)
“葛氏宗祠”為木質結構瓦屋,室內面積50余平方米,建筑前方有寬敞的院壩,左側有長15米左右的亭廊。宗祠門口懸掛有兩副楹聯,中間一副上聯為“別了滕王踏遍臨川贛水跋涉萬壑群山贏得金鐘方定點”,下聯為“爾乃荒涼勘究黔中勝景繪成千峰叢嶺世居獨山安泰然”。宗祠內,正堂立有葛氏祖宗香位;左邊房屋墻壁懸掛有一幅書法——“祠堂記”,右邊房屋立有石碑——“修復宗祠碑記”,分別介紹獨山村葛氏源流與修建、修復宗祠的歷史。
“以前,每年的除夕和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以及我們布依族的‘上九’(正月初九),還有元宵節(jié),每戶族人都要到這里祭祖,燒香、放炮,演戲娛樂。清明節(jié),大家也要來祭祀?,F在很多年輕人外出工作,這樣的活動氛圍不濃了?!备鹫裾f。
獨山村旅居產業(yè)(文俊入 /攝)
獨山村村民世代以耕讀傳家。清朝時期,當地就有人辦私塾;民國元年(1911),獨山士紳創(chuàng)辦“獨山小學”,成了六屯鎮(zhèn)境內最早的小學;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43年),村里設立“國民小學”,借用“葛氏宗祠”作為教室,第二年在宗祠右側添設1棟3間樓房擴大教學規(guī)模,學生達120多名,青壯年時常匯集于學校操場練武下操。解放后,“國民小學”成了公辦小學。
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修文桃源河(姜繼恒/攝)
獨山村不僅有厚重的文化資源,還有桃源河(魚梁河)、桃源水庫、西沖水庫、三道響水梯級大瀑布和珍珠灘、犀牛潭、玉女裙瀑布,以及豐富的森林資源,村里森林覆蓋率達66%。勤勞的獨山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歷來以產業(yè)興村。
貴陽沖浪小鎮(zhèn)(陳祺/攝)
“解放前,葛氏村民就在這里辦了一個碗廠,制作碗、壺、瓶、壇、筆架等陶器,當時工人不多;香巴房也是解放前就開始建的,位于桃源河邊上,用松樹作為原料、水車作為動力,將木材碾成粉面,制作香巴?!卑鄦⑷A介紹道。1986年,獨山村建起香巴房電站;1998年,引進投資人創(chuàng)辦“桃源河旅游公司”(后來更名為“貴陽市修文神舟漂流有限公司”),初步對修文桃源河旅游景區(qū)進行開發(fā)。
最近十多年間,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獨山村進一步開通桃源大道,引進眾多企業(yè),在農旅融合的“新賽道”快速實現“啟航”“騰飛”,先后建成修文桃源河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心凈桃源”農業(yè)嘉年華、興達公司生態(tài)示范園、“西沖人家”原農園、“貴陽沖浪小鎮(zhèn)”等旅游景區(qū)、景點,建成林下土黨參、朱砂根、天麻等藥材基地200余畝,林下食用菌基地108畝,發(fā)展獼猴桃、黃桃等產業(yè)1500余畝,建成修文林香源餐飲休閑山莊、桃源印象精品客棧等民宿15家,逐步成為“新村民”的向往之地。獨山村因此獲得“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省文明村”“省級森林村寨”“全省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國家森林鄉(xiāng)村”等榮譽。
獨山村綜合樓(文俊入/攝)
“下一步,我們將依靠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以桃源河漂流景區(qū)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為契機,同時依托桃源水庫‘沖浪小鎮(zhèn)’等一系列項目,依托林下經濟、林下中藥材,帶動旅居產業(yè)發(fā)展壯大,爭取把我們獨山村打造成農旅融合的示范村?!豹毶酱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家友說。
作者:姜繼恒 文俊入 李召鋒(通訊員)
來源:爽爽貴陽 心學修文